然而,在占星学的范畴中,黄道被划分为十二宫,而非星座。每个宫代表黄道上的一个30度区域,如白羊宫、金牛宫等。随着岁月流逝,天文现象发生了变化,如地球自转轴的“岁差”导致星座位置有所移动。比如,春分点从公元前150年的白羊宫移到了2012年的双鱼宫,再到4172年的水瓶宫,这反映了不同时间对应...
用古典数理逻辑解析黄道十二宫与星座关系
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的划分标准中,全天共有88个星座,但人们熟知的“黄道十二星座”源自于黄道穿越的12个星座。黄道,即地球观察到的太阳运动轨迹。地球围绕太阳的公转轨道面,与太阳在星空背景上的运动轨迹相交,形成了黄道带,它穿过的星座被称为黄道星座,实际上包括十三个,而非十二个:白羊座、金牛座、双子座等,直到双鱼座。
然而,在占星学的范畴中,黄道被划分为十二宫,而非星座。每个宫代表黄道上的一个30度区域,如白羊宫、金牛宫等。随着岁月流逝,天文现象发生了变化,如地球自转轴的“岁差”导致星座位置有所移动。比如,春分点从公元前150年的白羊宫移到了2012年的双鱼宫,再到4172年的水瓶宫,这反映了不同时间对应的不同星象。
古人通过古典数理逻辑,将黄道分为12宫,每宫对应一年中的一个时间点,如春分对应320 419这个数字,这是对数字时间和天文现象的一种解读。例如,公元前4400年春分可能对应金牛座,这与历史上的文化象征和神话故事紧密相连。
这种时空数理逻辑,将星象与人间的生存状态、历史事件相联系,犹如星空是人间生活的镜子。尽管时代变迁,黄道十二宫的古老智慧仍为理解过去和现在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。2024-08-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