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在古代,人们起名字时往往会考虑字义之间的关联。如《白虎通·姓名》所述,“名之时,知其言,闻之时,知其名。”在选字时,古人通常会挑选与姓氏意义相近、互补或反义的词语。例如,《三国演义》中的人物名字,诸葛亮的“亮”与“智”同义;魏延的“延”与“延长”意义相近;鲁肃的“肃”与...
古人起名字有哪些讲究吗?你听过最好听的古人名字是哪个?
1. 在古代,人们起名字时往往会考虑字义之间的关联。如《白虎通·姓名》所述,“名之时,知其言,闻之时,知其名。”在选字时,古人通常会挑选与姓氏意义相近、互补或反义的词语。例如,《三国演义》中的人物名字,诸葛亮的“亮”与“智”同义;魏延的“延”与“延长”意义相近;鲁肃的“肃”与“粛”关系密切;黄盖的“盖”与“遮盖”有类似含义。
2. 乳名,也就是现代人所说的婴儿名。婴儿出生后,家长会取一个正式的名字作为学名。有些人的学名和真名相同。例如,管仲的“仲”字,是指行冠礼时的“仲”字。中国古代有20行冠礼。实际上,大多数人加冠时都已超过20岁。女子15岁行笄礼,也称“及笄”,意味着成年,可以结婚了。
3. 古人还有一个重要的称呼——号。号是文人对他人雅致的称呼,类似于今天的昵称。例如,苏轼的号是“东坡居士”,所以世人也称他为苏东坡。与今天的昵称相比,古人的号更具文化气息。例如,郑板桥是郑燮的号,人们更熟悉他的号而非本名。
4. 古人有时会根据出生时的状态来命名。如春秋时期的姬姓,因胎位不正,脚朝下,头朝上,故名“姬生”。晋成公因出生时臀部有胎记,故名“黑臀”。孔子因出生时头顶中央凹陷,故名丘。还有如夏国君尹嘉、商国君等,他们的名字都与天干地支有关。
听过最好听的古人名字有很多,如王羲之、顾恺之、王维、陆九渊、荆轲、伍子胥、谢道韫、司马相如、西施、蔡文姬等。这些名字不仅在音韵上优美,而且在意义上深远,展现了古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。2024-10-03